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台灣小說 > 曆史 > 華夏探微:從先秦到明清 > 第1章 周平王東遷在線免費閱讀

周宣王四十六年(前782年),宣王崩,子姬宮湦立,史稱周幽王。

幽王二年(前780年)。

西周朝堂。

輝煌的朝堂上,凜然肅殺,一向玩世不恭的周幽王,眉頭微皺,英氣的臉龐平添幾分怒氣。

這不是美好的一天!

涇河、黃河、洛河三地地震。

百川沸騰,山塚崒崩。高岸為穀,深穀為陵。

附近的百姓岌岌可危。

眾大臣看著周幽王的樣子,戰戰兢兢,一言不發。

“地震而已,難道往常就未發生過?”

周幽王似笑似怒,不容諸臣議論便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底下的大臣們麵麵相覷。

良久。

太史伯陽父見狀,拉著大夫趙叔帶深深的歎了一口氣。

伯陽父是西周宣王、幽王時的太史,老成持重,學問淵博。

“天地之氣,不失其序。”伯陽父憂心忡忡道,“當年伊河、洛河乾枯,夏朝亡。黃河乾枯之後商朝也滅亡了。”

“如今三條大河同時發難,百姓陷於水火之中,大山崩裂,百姓流離,那岐山又是我朝發揚之地……”伯陽父說到這裡,聲音變得十分微弱,一聲歎息發出。

“恐怕不出十年我大周就要亂了。”

遺憾的是趙叔帶和伯陽父的一番對話,被一宮人聽到,更遺憾的是這宮人還是虢石父的眼線!

周幽王身邊有三大佞臣,分彆是上卿虢石父,司徒祭公,大夫尹球。

……

事情已經不能再惡劣了。

多日之後,朝堂。

“陛下,山河枯竭就如同人無血液,此乃不祥之兆,何況岐山為大周基業所成,若是一旦崩塌,絕非小事,還請陛下勤於政事體恤黎民,求賢輔政,消除災禍啊!”

趙叔帶彆無選擇,國家危亡在即。

一旁的虢公猶如一隻靜靜守候獵物的狐狸,一言不發。

“陛下,難道這時候還要去尋美色而誤國政嗎?”趙叔帶歇斯底裡道。

機會到來!

虢公眼睛迸射出一道寒芒。

“陛下,我朝早已定都豐鎬,此地靈傑必有千秋偉業,那岐山怎麼能和國家危亡聯絡在一起?”

趙叔帶臉色頓時鐵青,他知道自己已經掉入了陷阱。

“怕是趙叔帶這樣的有心之人想要亂大王心緒,那日大王走後,此人便有輕慢之舉,今日借題發揮不過就是想要妄加罪於大王!”

虢公繼續攻擊,趙叔帶臉色驟變。

周幽王嘴角微微抽搐, 看了一眼趙叔帶:“趙叔帶豎子胡言,幾敗國事,降為庶人,自歸鄉去。”

此時的趙叔帶如同霜打茄子一樣,有無奈,有痛苦,也有輕鬆。

“危邦不入,亂邦不居。”

趙叔帶心中念道,帶著一家老小趕往晉國。

關於趙氏的輝煌還在未來,關於周幽王的悲劇就在現在。

趙叔帶直言勸諫之後,眾臣諱莫如深,而唯獨一個人例外!

他的名字叫褒珦!

……

周幽王四年。(前779年)

褒國,褒家村也可以。

野外,芳草萋萋,溪水潺潺。

溪邊女子正在浣紗。

女子身姿曼妙,眉清目秀,唇紅齒白。

發似烏雲,指如削玉,一顰一笑,舉手投足,儘展風情。

這一幕剛好被鬱鬱不樂的褒洪德看見,他父親因犯顏直諫被周幽王下獄。

這女子雖然村婦打扮,可難掩絕色容顏。

“當年散宜生救父出獄,今日自己未嘗不可?”

褒洪德一頓花言巧語,說的天花亂墜。最後幾百匹棉布便換了褒姒回家。

褒姒來了褒洪德家中,受到極好的待遇。

又是香料沐浴,又是珍饈美味。

就連褒姒的衣服也從粗布麻衣換成絲綢。

洪德為救父,對褒姒寄予厚望,還請人來教褒姒入宮見君禮節。

等到褒姒學成之後,洪德馬不停蹄,親自送了褒姒入王都。

至王都之後,洪德找到了虢公,奉上千金。

虢公聽聞洪德得一美人,正好對周幽王的胃口。

虢公心念周幽王喜好,便答應替洪德周旋。

王宮。

有些女人生來就是主角!

不過短短數日,此時的褒姒早已脫胎涅槃,氣質大變。

即使在周幽王麵前也毫無怯意,反倒是多了幾分欲擒故中的嬌羞。

周幽王隻是輕輕一瞄,便再也移不開了眼。

他這種段位的男人,早已經對女人冇多大期待了。

所謂傾國傾城,在他看來也不過是普普通通啦。

誰知,眼前這個女子可真讓他眼睛一亮,還是敞亮。

見褒姒流光之氣,光豔照人,周幽王龍顏大悅這些年感覺都白哆嗦了。

褒珦出獄自然就順理成章了。

當夜褒姒跟周幽就開始了搖擺,一連十日不肯上朝。

當然有人歡喜就有人愁,後宮申王後就是愁更愁的那個人。

瓊台。

申王後的忍耐終於到了極限。

看到周幽王跟褒姒天真爛漫的樣子,情緒戰勝了理智。

“哪裡來的賤婢,禍亂後宮!”

周幽王見申王後來勢洶洶,立刻起身將褒姒擋在身後,對申王後說道:“王後,這是寡人新納的美人,還冇給這美人名分,自然也冇有去見你,王後何必惱怒呢?”

申王後聽周幽王為褒姒說話,隻覺得頭暈目眩,更是憤怒。

狠狠的嘲諷了褒姒一頓,但見周幽王護著褒姒,也隻能咬牙切齒離開瓊台。

褒姒見申王後憤然離宮,渾然不覺,眉目一轉,雪白的肌膚就往周幽王懷中撞,嬌嗔道:“陛下,剛纔那凶凶的女人是誰呀?”

周幽王伸手拖住褒姒的下巴,寵溺道:“方纔那就是申王後。明日你便可去拜見她。”

聽周幽王這麼說,褒姒眼神一凜,並未回答。

一直到第二日,褒姒也冇有把周幽王的話放在心上,更不提去拜見申王後之事。

申王後知道褒姒得椒房之寵,更是鬱鬱寡歡,悶悶不樂。

太子宜臼來請安時,看見申王後麵露愁雲,替申王後寬慰道:“母後,您是六宮之主,怎麼這般悶悶不樂,可是有人惹母後不快?”

“陛下寵幸褒姒,完全不顧及嫡妾之分,若有一日,此女得誌,這後宮朝堂可還有你我立足之地?”

聽申王後說的嚴重。

太子宜臼也是一愣。

申王後見太子不解,便將那日她去瓊台受辱之事告知太子宜臼。

申王後越說越覺得委屈,她在位多年何時受過如此冷遇,眼淚便跟著流了下來。

見申王後受委屈,太子宜臼替申王後出主意:“母後何必擔心?明日便是初一,父王必然要上朝會見百官,母後便可派人到瓊台去采摘花朵,到時等那賤人出來時,兒臣上前好好痛打一頓,報母後之仇,就算是父王怪罪,兒臣一人擔責與母後無關。”

聽宜臼這麼說,申王後心神一慌連忙說道:“茲事體大,不可亂來。”

見申王後神情。

太子嫉恨褒姒不敬重王後,對褒姒更是充滿了恨意。

翌日。

周幽王果然如太子宜臼所想,上了早朝。

大臣們恭賀陛下之時,宜臼便趁此機會,派了幾十名宮女往瓊台去。

到了瓊台就將瓊台繁花掃落在地,這瓊台的宮女見狀連忙上前攔著。

“大膽奴才,此花是大王栽種,讓褒娘娘觀賞,你等可知後果!”

這宮女不知來鬨事兒的宮女身份。

這幫鬨事的宮女冷笑道:“我們是奉了東宮之命,今日來瓊台采花送給王後!你們難道還敢阻攔?”

瓊台伺候褒姒的宮女,一聽便知是申王後和宜臼來找事,兩邊的宮女立刻爭吵起來。

動靜引起了褒姒的注意。

褒姒一出來,便看到自己心愛的繁花已經被踐踏的不成樣,正要發怒,卻冇想到宜臼就等在瓊台處,等著褒姒出現。

見褒姒出來,宜臼兩眼猩紅冒著怒火,朝褒姒衝了過去。

那褒姒毫無防備,被宜臼推倒在地。

那些宮女們見狀,生怕周幽王知道怪罪,又不敢得罪宜臼,隻能跪在地上不斷求饒。

“還請太子息怒。”

各位宮女哀求不已。

褒姒含羞忍痛,臉上儘是痛苦,心中卻有幾分得意。

看著宜臼一言不發逃回瓊台宮中。

一陣接著一陣梨花帶雨般的哭聲,響徹整個寢宮。

伺候在一旁的宮女見褒姒止不住的哭泣,連忙安慰:“褒娘娘,莫要哭了,若是陛下知道,必然會給娘娘做主。”

這群宮女們話音還未落,周幽王就已經急匆匆的退朝,徑直前往瓊台。

周幽王遠遠的就看到褒姒衣衫淩亂,髮簪亂插,眼泛淚光。

三步並作兩步, “愛妃!你怎麼啦?”

褒姒立刻撲到周幽王懷中,緊緊的攥著周幽王的袖子哭訴道。

“臣妾卑微,今日太子殿下帶著宮女往瓊台摘花,臣妾不知何處惹惱了太子殿下,太子殿下一見臣妾便是又打又殺。”

“若不是這幫奴婢們攔著,今日臣妾怕是再也見不到陛下了,還請陛下替臣妾做主。”

褒姒說完更是痛哭流涕,像是受了天大的委屈。

“你進宮一直未去見王後,怕是王後怪罪此事,必然是申王後之意,和太子無關。”

聽周幽王為宜臼開脫,褒姒轉念一想,隨即又哭訴道:“臣妾自知太子為王後出氣,若臣妾不死,太子怕是咽不下這口氣。”

“臣妾過錯自願以死請罪,隻是承蒙陛下寵愛,臣妾已有身孕兩月,若是臣妾一死怕是腹中胎兒也冇命,求陛下放臣妾出宮,保全臣妾和腹中胎兒性命。”

褒姒不愧是天生的主角!

周幽王頓了頓,眼神堅定道:“你好好休養,寡人知道怎麼處理。”

周幽王八年(前775年)。

周幽王廢嫡立庶,廢黜申後的王後之位,姬宜臼的太子之位;改立褒姒為王後,褒姒所生之子姬伯服為太子。

姬宜臼與母親申後暗中逃到申國,投奔申侯。

一場血雨腥風將要來臨。

……

褒姒得了正宮之位,心滿意足,又有周幽王專寵,如今的褒姒如日中天。

隻是褒姒這妮子笑點太高,換句話說就是不笑。

自進宮後,宮人也好,周幽王也罷,從未見過褒姒的笑顏。

周幽王不解,為了讓褒姒露出笑顏,便讓樂師和宮女從早到晚奏樂歌舞,為的就是看褒姒紅顏一笑。

可褒姒依然隻是冷冰冰的盯著,不肯露出笑容。

“愛妃為何從來不笑?是討厭音樂和歌舞嗎?愛妃可有喜歡的東西?”

褒姒搖了搖頭,過了許久纔對周幽王說:“臣妾不喜歌舞音樂,那一日手撕錦羅綢緞,發出的聲音倒是清脆悅耳。”

聽褒姒說喜歡手撕錦緞的聲音,周幽王大手一揮。

“愛妃喜歡聽裂帛聲,為什麼不早說? ”

“讓司庫送來綢緞。”

隨後一幕足以讓人乍舌。

嘶嘶嘶!

綢緞碎裂的聲音不絕於耳。

幾個力氣大的宮女就像是連軸轉的機器,一刻也冇有停息。

不停地將綢緞撕給褒姒聽,為的就是討褒姒歡心,可是數百匹綢緞被撕碎,褒姒依然冇有露出笑容。

這些綢緞都是給貴族做衣裳的,上麵繪有彩畫,織有文繡。

要知道普通平民此時所穿的衣隻是粗毛布製成的,叫做“褐”。

最貧賤的,大概就是我這種出生的,可能是“無衣無褐”。

然而,依然冇啥用!

褒姒還是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模樣!楚楚可憐!

“愛妃,你為何還是不笑呢?”

“大王,臣妾本來就不愛笑,這不是強人所難嘛。”

聽褒姒這麼說,周幽王心急如焚。

這傾國傾城的美顏若是綻放笑容,隻怕是迷惑眾生。

“寡人一定讓愛妃露出笑顏。”

周幽王隨即下令:“王都內外,若有人能讓王後一笑,賞千金。”

訊息傳出去之後,朝中不少臣子聽聞周幽王為了博得褒姒一笑,豪擲千金,無奈的搖了搖頭。

有漏洞就會被利用!

熟悉的人物登場了。

“陛下,先王當年為了防止西邊兒的蠻人進犯,便在驪山之下設立烽火台,若有敵人進攻即可點起烽火狼煙,附近諸侯見狀就可派兵救援。”

“如今天下太平,烽火台早已經成了擺設,不如陛下帶王後在驪山遊玩,夜深之後點燃狼煙,讓那幫諸侯趕到不見敵人灰溜溜的白跑一場。王後見了自然高興。”

虢公石父獻言道。

周幽王隻顧著博美人一笑根本不考慮事情後果,同意了虢公的主意,浩浩蕩蕩帶來一群人和褒姒一同往驪山處遊玩。

進驪山,入驪宮。

等到半夜之後,周幽王下令點烽火。

此時,朝中一位老臣終於坐不住了。

鄭伯友,姬姓,鄭氏,名友,周厲王姬胡少子,周宣王姬靜異母弟,也諸侯國鄭國第一位第一任君主。

鄭伯友聽聞周幽王無事點狼煙,心中一驚,立刻趕到驪宮外。

“大王,烽火台是先王設下以備不時之需,這是先皇和諸侯之間的約定。”

“若是今日陛下點起烽火戲弄諸侯,諸侯必定不悅,以後敵軍進犯,再點篝火隻怕諸侯也不會派兵救援,到時陛下如何率領中軍擊退敵寇?”

“天下太平,哪有敵軍進犯?寡人與王後遊玩,不過就是想戲弄他們一番,討個樂子。”

“就算將來有事和你無關。”

周幽王不想再聽鄭伯友廢話,就已經讓手下點燃了烽火,同時敲起戰鼓。

鼓聲如雷,風火照亮天空,整個驪宮籠罩在一片紅光之內。

附近的諸侯看見烽火連天,便以為鎬京有敵進犯,立刻點兵領將千裡奔襲驪山。

等到驪山之外,卻隻聽見高高的樓閣裡傳來歌舞昇平的聲音。

而周幽王和褒姒仍在飲酒行樂。

“告訴他們今日無事。速回吧。”見這幫諸侯真的趕來了,周幽王盛氣淩人道。

諸侯本就不解,又聽周幽王身邊內侍傳了周幽王口諭。

那幫諸侯麵麵相覷,盯著燈火通明的驪宮,心中不憤,卻無話可說。

隻能灰頭土臉的返回封地。

褒姒站在樓閣上俯在欄杆前,看著底下那幫諸侯灰頭土臉的樣子,忍俊不禁,立刻掩嘴大笑。

周幽王見了心中大喜:“愛妃一笑果然百媚俱生,此事是石父的功勞。”

周幽王賞賜虢公石父千金。

當夜驪宮之內高興的人不少,惆悵的人也有許多。

陪著周幽王來驪山的武將,見周幽王這樣荒淫無度,為了一個女子不息羞辱諸侯。

他們心中個個擔憂。

此時,對於另一個國家來說,一雪前恥的時機已然來臨。

申國。

烽火戲諸侯冇過幾日。

此時的申侯眉頭緊皺,眼神深邃的望不到邊。

自己的女兒王後之位被廢,外孫宜臼太子之位被奪,淪為天下人笑話。

這樣的不共戴天之仇,必須得報。

……

周幽王十一年(前771年)。

還在封地等著周幽王醒悟的申侯,突然得了一個驚天動地的訊息。

周幽王竟然要率兵討伐他了!

申侯氣得差點背過氣去。

在鎬京打探訊息的探子回到申國,立刻彙報申侯,周幽王派虢公石父為大將軍,帶著重兵怕是不久就要踏馬而來。

申侯自知申國地小無人,更是冇有可以用的上的將士,如果周幽王要滅了他,那他隻能束手就擒。

可是申侯哪裡能夠繳械投降。

就在申侯愁的一夜白頭之際,身邊大夫想到了個辦法。

“如今天子身邊已經冇有可用的忠臣,不過虛有其表而已。”

“申國封地與西戎一族臨近,況且西戎一族兵強馬壯,主公不如借西戎之勢,直搗黃龍,直奔鎬京,挾天子傳位太子?”

“主公,此事不能耽擱,若是陛下不日出兵,申國大勢已去怕是無反擊之力了。”

大夫的話,讓申侯猶豫:“你的意思是讓我寫信給西戎首領,借兵出發?”

“主公,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好……隻能如此了。”

申侯派人帶了一車金銀綢緞,帶著他的親筆信前往西戎借兵。

隻要西戎願意借兵給他,等到攻下鎬京之時,國庫金銀財寶皆數送給西戎一族。

西戎首領見了大喜過望,他正想著怎麼藉機攻克中原,冇想到機會就擺在了眼前。

先前懼怕周朝勢力,如今周朝人心渙散。

周幽王又是個昏君,身邊早無賢良大臣。

申侯還願許諾國庫萬金,西戎首領自然同意。

西戎首領對申侯派來的使者說:“天子無道,國舅邀我等人助力匡扶天道,剷除奸佞,此乃正義,也是我等想法。”

西戎首領派出一萬五千精兵,兵分三路支援申侯。

同時申侯也派兵前往支援。

千軍萬馬如黑雲壓陣。

申侯和西戎首領千裡奔襲鎬京,周幽王根本不知道申侯等人已經將鎬京團團圍住。

在周幽王心中申侯不值一提,不過是一個小小封地的諸侯,有虢公帶隊,率王軍剿滅,不出幾日申侯將身首異處。

可就在周幽王還沉浸在幻想中的時候,西戎進犯的訊息傳來了。

周幽王手中的琉璃杯掉在地上,這下子徹底慌神了。

“西戎怎麼會突然進犯!”周幽王神思混沌,實在想不通西戎的軍隊為什麼會突然攻打周朝,“都已經火燒眉毛了,為什麼之前都冇有訊息!”

虢公先是一驚,隨後似乎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大王,此時當下令派人點燃烽火狼煙,召喚各路諸侯勤王!”

“等諸侯的救兵到了,西戎那幫宵小之輩不算什麼!”

周幽王立刻下令。

他們這對君臣倒是忘了,當初烽火戲諸侯的事情。

周幽王和虢公開始漫長的等待,這鎬京的危機越來越嚴重,但是諸侯的援兵竟然還未到。

周幽王心急如焚,派手下的人幾次去檢視。

“陛下,援兵未到……”

侍衛無奈的搖頭,他們已經能看到西戎軍隊的連綿氣勢,就算是在宮中也能感受到西戎戰士的決心。

可是他們的天子,周幽王還在幻想。

那些諸侯被周幽王戲弄過一次,難道還會相信周幽王嗎?

就算是知道鎬京真的有難,隻怕是也不會來了……

自周宣王時,諸侯的勢力就在一步步的壯大,周朝早已經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

危機就在眼前,周幽王知道他不能坐以待斃,等著西戎蠻人打入鎬京,占領王都,他看著在下麵站著同樣焦急的虢公。

他唯一信任的大臣,虢公!

“石父,寡人身邊隻有你一人可信,寡人令你率軍突圍!”

周幽王一道命令下來,虢公如臨大敵,唰地一下臉色蒼白。

虢公之前雖然主動請纓要帶兵征討申國,但那是站在申國勢力單薄的基礎上。

今時不同往日,如今周朝麵對的敵人不是小小的申侯,而是多年厲兵秣馬的西戎一族啊!

如果他現在帶兵出去不是被人當靶子嗎?

這是送死啊!

虢公想到他伴隨在周幽王身邊,何時想過還會遇到這樣的危險。

周幽王施壓道:“石父,你還在猶豫什麼,難道你害怕了?愛卿帶兵先行,寡人將禦駕親征!”

聽到周幽王都要帶兵上陣,虢公再推脫也不像話了,不得不硬著頭皮答應。

這虢公拍馬屁內行,打仗外行。

“殺!”

戰鼓雷響催征程,萬千精兵隨著主將朝著城門殺去。

城門立刻被摧毀,西戎將士進了城中,見人就殺,見屋就燒,殺傷掠奪絲毫不手軟。

跟在後麵的申侯愣了一下,他看著西戎軍隊的身影突然心中一沉,他怎麼忘了這群狼子野心的傢夥一直對周朝虎視眈眈。

而申侯為了自保,竟然引狼入室了……

申侯看著城中慘叫的百姓,想要上前阻攔,但是已經殺紅眼的西戎士兵根本不聽,他們瘋狂地虐殺著,就如同鑽入兔子籠的老鷹。

火光沖天,申侯愣在原地,連申侯帶著的士兵也呆呆地看著。

戰火一直燒到了周幽王的宮殿,周幽王根本來不及閱整兵就看到已經有人要殺進來。

慌亂之下,周幽王隻能逃回瓊台。

瓊台內,褒姒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但是看到周幽王衣冠不整,驚慌失措的樣子,便知道大事不妙。

“愛妃,快走!”

周幽王身邊的侍衛安排了一輛馬車等在瓊台宮外。

褒姒懷抱著伯服,頭上的玉簪早已經碎了一地,她臉色慘白,剛出瓊台就聽到了不遠處的炮火聲。

“陛下,陛下……”

褒姒躲在周幽王懷裡,周幽王雙唇緊抿,他環抱著褒姒讓她上馬車。

就在千鈞一髮之際,鄭伯友衝了出來:“陛下,臣願死戰,望陛下速速離開!”

見鄭伯友出現,周幽王和褒姒心裡稍微鬆了一口氣。

上了兵車後,鄭伯友駕駛著飛奔往北城門,北城門偏僻,西戎將士鮮少出現,這是一條最安全的路徑。

昨日還高高在上的帝王和寵妃,轉瞬之間就成了落荒而逃的芻狗。

鄭伯友帶著周幽王他們朝驪山逃去,為了避免路上遇到西戎的軍隊,鄭伯友選了一條彎彎曲曲的坎坷小路,路上隻有一片黑暗,和遠處的戰火。

鄭伯友聽到褒姒的哭泣聲,和周幽王止不住的歎息聲,他狠狠地揚著馬鞭,隻希望快些,再快些,隻要趕到驪山……

“陛下,陛下……”

半途中,鄭伯友突然聽到一個熟悉的聲音,扭頭看去是灰頭土臉的尹球。

尹球架著一輛兵車從後方趕了過來,見尹球身後跟著幾個老弱病殘的敗將,鄭伯友冇有放緩速度。

尹球快馬趕到馬車邊上,對周幽王彙報道:“陛下,西戎那幫賊子闖入宮殿,大開國庫,國庫已經被他們一掃而空,宮殿……宮殿也被燒了……祭公他……死了……”

周幽王在馬車上不見尹球慘狀,本來還抱有希望,聽到尹球這麼說,大勢已去……

周幽王癱倒在馬車上。

鄭伯友憤恨地看著尹球,若不是這幫奸佞,周幽王又何必受這樣的屈辱。

“陛下,隻要到了驪山,再次燃起烽火,那些諸侯見狀一定會前來相救!”

鄭伯友的話給了周幽王最後一絲信心:“是!”

周幽王腦子混亂,他隻盼望著最開始諸侯冇有增援的原因是烽火不夠旺,隻要再燃起烽火……

或許他,還有他的王朝還有救!

到了驪山腳下,鄭伯友跳下馬車,不顧腳底磨穿的疼痛,邊跑邊呼喚駐守在驪山的士兵:“快,點燃烽火台!”

士兵慌亂間點燃烽火。

這次的烽火直衝雲天,可是諸侯的援兵還是冇有到來的跡象。

鄭伯友的心一點點沉入穀底。

周幽王和褒姒站在下麵,期待地看著鄭伯友,鄭伯友眺望遠方,遠方空空蕩蕩隻有身後軍馬的回聲。

鄭伯友護著周幽王和褒姒在驪宮中躲藏,如今他們無處可去,鄭伯友則是站在驪宮外等著援兵的到來。

可是鄭伯友等來的是,西戎的軍隊。

西戎首領闖入宮中不見周幽王,便率軍殺到了驪山。

“你既然要忠義,那我就全了你的忠心!放箭!”

千萬箭宇朝著鄭伯友刺來,鄭伯友臨危不懼,身上已中了數箭,仍然屹立不倒。

在臨死前,鄭伯友回頭看了看周幽王的背影,苦笑一聲最終倒在了這片荒草地上。

結束了!

周幽王倒在血泊中,看著褒姒緩緩閉上眼睛。

……

鎬京城內。

請佛容易送佛難。

此時鎬京如同人間煉獄。

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一位士大夫經過廢棄的舊都鎬京,發出滄海桑田的慨歎。

天下人都怨申侯引狼入室,還當了叛賊。

申侯本意是匡扶正義,怎麼反倒成了反賊!

若是這樣下去,西戎首領還冇走,申侯就要被百姓的吐沫星子給淹死了。

冇辦法,申侯想到了鄰近的幾個諸侯。

這些諸侯在鎬京大亂,周幽王被襲的時候紋絲不動,這可是大忌!

就算是他們對周幽王心有不滿,但是周幽王已經死了,現在是扶持新君上位的時候,若是西戎一族不趕緊走,新君如何能在刀抵喉嚨的情況下主持大局?

申侯想到了四個人。

姬仇,晉國第十一任國君,史稱晉文侯。

姬和,衛國第11代國君,史稱衛武公。

嬴開,秦國被正式列為諸侯的第一任國君,史稱秦襄公。

掘突,鄭國第二任國君,鄭伯友之子,史稱鄭武公。

掘突身長八尺,英毅非常,披麻戴孝親自率領三百軍車,星夜奔馳趕到鎬京。

掘突還未安營紮寨,便已經有探子將掘突準備發難的訊息告知了西戎首領。

西戎首領輕蔑一笑,不過是有勇無謀的黃口小兒,不足為懼。

西戎首領派一對兵馬在鎬京外的密林埋伏,就等著掘突落入陷阱,好一網打儘。

鎬京外。

掘突已到達目的地。

掘突昂首看著高高的城門樓,這是他世代忠勳守護的都城。

是他們周朝百姓的信仰,也是他的父親鄭伯友為此付出生命的地方。

可是這裡已經被一幫野蠻的西戎人占領。

掘突握緊手中的長矛,他指著城門就要發動最後的攻擊。

城中靜悄悄的,無人應戰,無人回話。

掘突正準備打破城門之際,突然身後傳來戰鼓聲,他驚訝回頭。

冇想到黑暗中一對如同蝙蝠的殺手已經從掘突軍隊的正後方包抄。

這是西戎首領設下的埋伏。

從探子那得知掘突準備反擊的那一刻,西戎首領就已經派了一隊精兵等候在城外。

屏氣凝神隻為等到掘突這個驕傲的少年的呐喊。

見掘突已到,並且毫無準備的進入鎬京城下,這對精兵便已經吹響了衝鋒的號角。

西戎士兵衝散了掘突的軍隊,本來還未整頓的軍隊立刻大亂。

掘突慌亂之下,急忙舉起手中長矛作為指揮,帶著將士奮勇殺敵。

多少熟悉的臉倒在掘突身邊……

“撤……”

掘突咬著牙,最終還是下令撤退。

他帶著精兵突出重圍,給剩下的士兵留下一條逃命的通道。

一直逃了三十裡地,西戎士兵的追擊這才結束。

掘突已經累得氣喘籲籲,再看身後的士兵元氣大傷。

整裝待發的精兵如今也變成了殘兵敗將。

就在身後的將士疲憊不堪的時候,遠處煙塵滾滾朝著掘突他們撲來,轟轟烈烈的車馬聲在煙塵之後,靠近掘突的是一輛輛裝備精良的戰車。

姬和的援兵到了!

掘突看著高舉的戰旗上掛著“衛”字,心中激動不已!

之間戰車中間,一個穿著錦緞長袍,腰間纏著金色玉帶,頭髮花白,白鬍飛揚的老頭坐在其中。

就像是一個下凡的老神仙!

老神仙就是衛武公姬和。

姬和耄耋年紀,仍然霸氣四射。

掘突信心大振!

立誌要親手取下西戎將領首級,慰藉鄭伯友在天之靈。

距離鎬京二十裡地,掘突冇有像頭一次那麼魯莽,而是在原地安營紮寨,建造堡壘,同時為了確保萬無一失,又安排手下去打探晉國和秦國出兵的訊息。

等了半日,終於聽到了秦軍遠到的好訊息。

“回稟世子,西邊看到濃煙滾滾,車馬震動,小人看到那高昂的戰旗上寫著’秦’字,定然是秦國的援兵到了!”

這可是好訊息啊!

坐在一起商議軍事的掘突和衛武公鬆了一口氣。

這秦國雖然說隻是附屬大國的小國,但是他們接近西戎,加上對西戎一族瞭解滲透,秦軍更是驍勇善戰,不少西戎的將士都把彪悍的秦軍當做對手。

“稟,晉**馬也到了,就在北門!”

另一個探子回來報。

衛武公大喜道:“好,這下好了,晉國和秦國相助,不怕!”

說罷,衛武公就帶著掘突一同去見兩位諸侯。

還不到賬外,晉侯公姬仇和秦君嬴開已經先到了衛侯公賬外。

衛侯公對二位很是熱情,兩位諸侯同樣以禮相待。

在後麵站著的掘突一身孝衣,還不等他跟兩位諸侯見禮。

姬仇和嬴開就已經注意到掘突,他們二人見掘突一襲白衣,明顯是家中有人在辦喪事。

“這位小友是何人啊?”

衛武公歎了口氣:“二位有所不知,他就是鄭伯友之子,掘突。”

鄭伯友忠貞烈骨,護佑周幽王到身死的那一刻的悲壯大家都有所耳聞。

姬仇和嬴開在看掘突時,不免歎息,他們能想到鄭伯友麵對數以萬計的敵人,隻身一人的決絕,再想到西戎一族竟然屠殺周朝天子,實在是無惡不作!

“老夫年事已高,如今早已經跟不上時代,隻知道做臣子的替君主效命義不容辭,可是西戎蠻人來勢洶洶,實在無對策,隻能依仗兩位了。”

秦襄公想了想道:“西戎進犯,無非就是為了珠寶錢財,這次又連打兩次勝仗,必然心生驕傲,到時我們可兵分三路同時攻城,留下西門作為退路。”

“為何要空留西門?”

掘突不解,既然三軍強盛,不該一網打儘,以絕後患嗎?

“世子,恐怕不知人有絕地反擊,置之死地而後生,若是西戎一族知道出城無望,必然會全力死守城門。”

秦襄公此乃攻心之計。

這在後麵有一個專業術語:圍師必闕,窮寇勿迫_

西戎一族進入鎬京可以說是如魚得水,幾乎冇有遇到任何困難。

占領王都並非是西戎一族的目的,他們不過是想要搶點東西好回家過年。

留下西門作為西戎一族退兵的希望,不過就是希望這幫亡命之徒不會殺紅了眼,絕地反擊。

“我們三人帶兵攻門,世子便守在西門暗處,等這幫混蛋逃出去之後,便乘勝追擊。”

“倒是,這幫西戎人必然反應不過來,自然也就潰敗!”

秦襄公說完,衛武公頓了頓立刻道:“秦君好主意!”

這是一場冇有多少懸唸的戰爭!

廝殺一夜!

天已經泛出魚肚白。

掘突帶著將士返回鎬京和其他三位諸侯彙合。

鎬京又恢複了平靜。

申侯擺宴席犒勞掘突和三位諸侯。

看著歌舞昇平和美味佳肴,坐在首席的衛武公將筷子摔在地上道:“各位,難道現在是慶祝的時候嗎?我們已經國破君亡了!”

衛武公為人仁德,這時候看著申侯還有心思宴請更是氣不過。

秦襄公和晉文侯起身,掘突也跟著站起來道:“衛公教訓的是,我們得意忘形了。”

“周不可一日無君,大王已經死在戰亂中,大子宜臼還在申國,這個時候應該迎接大子繼承大統啊!”

冇錯,是大子!

衛武公看著申侯,想到命途多舛的大子宜臼,無奈的搖了搖頭。

“衛公所言極是,大子也該繼承大統了!”

秦襄公同意衛武公的想法。

掘突道:“這次能擊退西戎,全靠三位長輩功勞,晚輩並未出力,這次就讓晚輩去迎接太子歸朝吧,也算是完成晚輩逝去的父親的遺願。”

聽到四人這麼說,申侯高興地不得了。

衛武公舉起酒杯道:“好,那就要辛苦世子了,此時不能拖延,還請世子即日去迎接大子回來。”

……

掘突帶著宜臼快馬加鞭,不過十日的功夫就已經到了鎬京。

宜臼回來的訊息,傳到宮中。

申侯帶著衛公、晉公、秦君三位和一眾文武百官出城迎接這位新的君王。

宜臼就這麼回到了熟悉又陌生的王都。

看著昔日奢華的宮殿如今已經是斷壁殘垣,宜臼心裡忍不住悲痛。

宜臼忍著心中的悲傷,召見了申侯,在申侯等人的伺候下換上了天子的龍袍,按照禮數道太廟祭祀祈禱,行天子位。

新的君主在百官的拜賀下誕生了。

年輕的宜臼終於走到了他的父輩們走到的位置,史稱周平王!

文武百官看著新鮮的血液,期望著這位大王能給他們帶來新的變化,新的希望,能讓周朝百廢俱興。

周平王清清了嗓子,學著先王的模樣道:“寡人為大子時,被父王廢黜趕出東宮。能重回鎬京,登王位,多虧了申侯助力。”

周平王有意扶持申侯,作為身邊唯一可以相信的人,申侯也該進爵位了。

“申侯護駕有功,匡扶正道,寡人封申侯為申公。”

申侯連忙道:“陛下,不可,臣犯大錯如何能夠封爵?”

“陛下賞罰不明,則國政不清,救複我朝的乃是三位諸侯和將士,臣輕信西戎一族,不能阻止西戎一族進犯已經是對先皇的不敬!”

“臣隻能以死謝罪!”

說著申侯就跪了下來。

周平王見申侯三次推辭,也不強求,當初周幽王先將申王後和他貶為庶人,後又派兵討伐申國,其心早已冇有父子至親,夫妻之情。

周平王知道雖然說申侯引狼入室釀成大禍,但是冇有西戎一族,怕是他和申侯都死無葬身之地。

坐在至高無上寶座上的不是他,而是褒姒的兒子伯服了。

“申侯雖然輕信謊言,但是終究挽救疆土,便回封地去吧。”

周平王淡淡的說道。

衛武公道:“大王,褒姒母子恃寵而驕,禍亂朝綱,虢公尹球等奸佞小人欺君誤國,望大王以儆效尤!”

這些小人雖然都死了的,但是若不是他們鎬京怎麼會遇到這樣的險情。

差點整個周朝就是西戎人的天下了。

“衛武公說得是。”周平王道。

是時候分享勝利的果實咯。

鄭伯友秉性忠良,為國捐軀,賜諡號為桓。

世子掘突繼承鄭伯友爵為伯,加封千畝祊田。祊田需要劃重點,之後鄭國因為祊田跟魯國還要打交道。

晉國、衛國各有大賞。

而秦無疑是最大的受益者。

當然,帶兵救周隻是第一步,接下來的護送平王東遷纔是秦的重頭戲。

鎬京宮殿殘垣斷壁。

國庫虛空。

距離西戎又如此近。

若是西戎人捲土重來,隔三差五來拜訪一下自己,不被殺死也要被折騰死。

此時一個大膽的念頭在周平王心中慢慢紮根——遷都。

“先祖創業時定都鎬京,同時又下令在洛陽營造,各位愛卿覺得先祖是什麼意思?”

朝堂上,周平王莫名其妙問了一句。

“大王,洛陽乃天下之重心。四方諸侯入京路程並無差彆,當初先祖成王曾命召公看風水,洛陽乃風水寶地,定為東都。”

有大臣答道。

先不說是風水寶地,就光說四麵發達,交通便利就足夠讓周朝的天子重視。

在洛陽建造的宮殿也和鎬京並無區彆。

每年朝貢之時,周天子就會前往東都,接見各位諸侯,這也是方便諸侯的舉措。

周平王點了點頭,既然洛陽如此方便,為何不遷都洛陽呢?

“局勢緊張,西戎一族已經逼近鎬京,戰火連綿,寡人不想看到鎬京再遭劫難,況且王室受損,整個王朝都會受到影響,寡人心想不如遷都洛陽?”

周平王一氣嗬成。

離開鎬京這個多事之地,前往洛陽,尋找新的機會。

各位大臣心中都在思考。

他們也不想和西戎一族硬碰硬。

大臣躍躍欲試,唯獨一人麵有憂色。

衛武公!

他說出了一個後代持續爭執千年的命題,隋唐時期楊玄感造反麵臨的同樣問題。

“鎬京雖說危險,但有肴山和函穀關,右邊則是地產豐富的巴蜀等地,可謂依山傍水,沃野千裡。”

“洛陽雖說居於天下中心,但地勢平坦開闊,四麵平整,一旦麵臨敵人將毫無屏障可依。”

衛武公說的是實話,因為他的疆域大致位於黃河以北的河南鶴壁、安陽、濮陽一帶。

“若是大王放棄多年經營之地,遷都洛陽恐怕會讓天下人人心惶惶,以為周朝王室衰敗。”

周平王歎了一口氣,他從未覺得當天子竟然這麼難。

他似乎是有些理解了他的父親,有些理解了他的祖父。

“大王,西戎一族之所以能進入鎬京是因為申侯借兵之誤,開門揖盜並任由他們將宮殿毀於一旦。”

“眼下當訓兵練武,效仿先王,南征北戰,征服西戎一雪前恥。”

衛武公說到此處,慷慨激昂。

朝廷沸騰,舉棋不定。

周平王的東遷計劃眼看就要泡湯了。

此時一個壞訊息卻不請自來。

西戎大舉進犯申國!

擔心的終究還是來了,不遷都實在不行咯!

這時嬴開又來湊熱鬨了!

他知道周平王已經要遷都洛陽,為了保證路上不節外生枝,親自率兵前來護駕。

鎬京之內願意跟隨周平王離開,往洛陽討生活的百姓不在少數。

老弱婦孺一眾人馬紛紛跟在浩浩蕩蕩的軍隊之後。

東行之路必然坎坷。

而最大的贏家是秦國!

隻因為周平王說了那句:“犬戎凶惡無道,掠奪我們岐、豐的土地,隻要你能攻打併趕走西戎,就可以占有那些土地。”

這下子秦國就像是打了雞血!

秦國原本附屬小國,因為和衛國,晉國一起聯合三軍有功,才成為獨立的國家,但是地寡人稀,迫切需要一片封地能夠發展。

秦襄公需要一個發兵的機會,也需要一個為周天子效命的機會。

秦襄公幾乎是頭也不回的離開東都洛陽。

一路風塵仆仆,跨過草原、森林、大河,看著腳下的一寸寸土地,他突然發覺周天子對諸侯的影響力早已經不如從前。

不光是西戎進犯,就是周朝那些諸侯郡守對王朝也生了二心。

眾諸侯聽命,萬人敬仰的時代好像轉瞬間就過去了。

諸侯的勢力越來越膨脹,多少諸侯郡守都在趁著周平王無力管轄的時候,擴疆土。

秦國隻是小國,如果不能擴大,就極有可能被其他諸侯兼併。

秦襄公不願意看到這樣的未來。

整整三年。

秦襄公舉全國之力造軍業,厲兵秣馬,在整個秦國選取將才,終於訓練了一批精兵隊伍。

不僅學習西戎作戰的技巧,還通過西戎騎兵的影響培養了一大批駿馬,隻為跟西戎作戰。

三年的時間,秦國和西戎成為彼此最主要的對手。

西戎大概也冇有想到秦襄公的決心這麼大,在秦襄公的威勢之下很快就分崩離析。

冇多久,強盛的西戎軍隊就被秦國打的青黃不接,整個西北瞬時臣服於秦襄公的勢力。

拿下岐山和豐京後,秦國的疆土迅速擴張到了原來的幾倍,從原來的附屬小國變成大國,秦襄公功不可冇。

周平王十三年(前758年)。

秦襄公忙著建千年偉業,鄭伯友的兒子,世子掘突也冇閒著。

掘突承襲鄭伯友爵位,成為鄭武公後,便留在了洛陽輔政。

毫無疑問,他父親的政治智慧頭腦完全被他繼承了。

周幽王時,鄭伯友為王朝的司徒,很有政績。

然而周室已衰,戎狄強盛,嗅覺敏銳的鄭伯友就去問當時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情的太史,何處可以避難?

太史告訴他,濟、洛、河、潁四水之間的兩個小國所在的地方最為穩固,讓他轉移財產,趁機帶領軍隊把那地方占領。

鄭伯友很有能力,來來往往幾年搞定了。

西周滅亡,鄭伯友遇難。這份巨大的遺產就留給了子孫。

輔政期間,掘突趁著諸侯紛亂,打著周天子的旗號東征西討,完全兼併了東虢和鄶國的土地,統稱為新鄭,以滎陽為首都,

儘管所用招數實在讓人不齒。

比如打著“尊周”的旗號,同虢國和鄶國借了十座城邑,虢,鄶兩國國君並未多想,但是冇想到鄭武公擇機吞併打的兩國措手不及。

接著舉一反三,整個周邊包括祭國、鄢國、胡國等地都被鄭武公出兵滅掉。

兵戎相見,鄭國的區域越擴越大。

因滎陽和洛陽相近,鄭武公便每日奔波於兩地之間,絲毫不疲。

這種創業精神不得不讓人敬佩!

當然,一手抓工作,一手抓內務。

鄭武公的妻子,申侯的女兒薑氏也很給力。

必須說一下,春秋時期,姓是貴族階層獨有的。

姓和氏是兩個概念,姓大約是母係社會裡的遺留物,凡屬一個血統下的男女共一姓,後來這一個屋簷下生活的人越來越多,大家發現太容易重名了,就像現在滿大街的“彭濤”一樣,於是姓下麵又分出氏。

氏是小姓,也是分支。

春秋列國的大世族,周有周、召、劉、尹等氏;

魯有仲(孟)、叔、季三家和臧、東門等氏;

晉有欒、郤、狐、趙、韓、魏、知、中行、範、羊舌、祁、先、胥、伯等氏;

齊有高、國、崔、慶、欒、等氏;

宋有華、樂、皇、魚、蕩、向等氏;

衛有孫、寧、孔等氏;

楚有鬥、成、蔿、屈等氏。

為什麼要把上麵這些國的這些氏列舉出來,因為接下來波瀾壯闊的春秋戰國主要就是這些世族人物在推動。

務必記住,這一點很重要。

武薑是一個了不起的女人!生下了兩個兒子。

長子名為寤生,次子名為段。

長子寤生出生時胎位不正,雙腳先出來,讓薑氏吃了些苦頭,便心生芥蒂。

冇對比就冇傷害!

偏偏次子段生的一表人才,麵如敷粉,唇紅齒白,而且武藝高強,善於騎射。

武薑對兩個兒子的態度天差地彆,可寤生是長子將來自然要繼承鄭武公爵位。

武薑忍不住為小兒子段可惜。

每次多看段一眼,就心疼一分。最終這份偏愛還是冇有藏在心底。

這世界除了東風、西風還有枕邊風!

無奈鄭武公堅持長幼有序,拒絕廢嫡立幼,為了讓武薑死心,冇幾日就將寤生立為世子,對於次子段,鄭武公也給了安排,將一處小小的封地共城賜給段,賜段封號為共叔。

武薑對鄭武公看重寤生,輕視段的做法很是不滿。

時不時地敲打寤生,寤生雖能看出母親對他和弟弟的不同,但是從來都是默默忍受。

好在鄭武公在這件事上一直堅守原則,寤生也順利繼承了鄭武公的爵位,史稱鄭莊公。

到這個時候,武薑便按耐不住了。

喜歡的人天各一方,不喜歡的人在自己麵前逍遙快活。

武薑決定靠著作為母親的威嚴給段爭取機會。

“如今,你已經承襲了爵位,享受著萬人之上的權利,你可想到同胞兄弟的處境?”

武薑的話,讓鄭莊公的心裡一沉。

冇想到武薑心裡還惦記著次子。

而他這個長子自小就不被武薑喜歡。

鄭莊公頓了頓道:“母親,是兒子考慮不周,不知道母親可有想法?”

武薑見鄭莊公態度謙卑,更是擺著架子說道:“你弟弟在外受苦,你為何不把製邑這塊封地賜給他?”

鄭莊公盤算了一下,拒絕道:“母親,不是兒子不肯,隻是父親生前曾有命令,製邑是關塞要道,戰略位置特殊,決不能分封出去,除了這裡,母親可以選一塊地分封給弟弟。”

製邑可能大家不熟悉,後麵它有一個更響亮的名字——虎牢關!

雖然鄭莊公拒絕了武薑的要求,但是也有退讓。

武薑即刻說道:“既然你不願,那就將京城這塊地分封給你弟弟吧。”

京城乃大城,至關重要。

武薑這是鐵了心要扶持段。

見鄭莊公沉默不語,武薑立刻惱了道:“你現在當了王,便不把手足放在眼裡,也不把我這個母親放在眼裡了,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乾脆把親弟弟趕出國門,讓他去彆國討飯好了!”

鄭莊公連忙道:“母親誤會,我怎麼會把弟弟趕出去呢,母親既然說要把京城封給弟弟,就依照母親說的辦。”

鄭莊公連連答應,不敢反駁,見薑氏臉色好看一下,這才寒暄幾句就唯唯諾諾的退下了。

第二日,鄭莊公上朝將封京城給共叔的事情告知大臣。

大夫祭足聽了立刻站出來勸阻:“主公,不可啊!”

“主公,天無二日,民無二君。京城地大物博,相當於另一個滎陽。共叔又是薑夫人寵愛的孩子,要是封給他京城之地,若是他心有二心,持寵而嬌,後患無窮。”

祭足也不知道武薑到底是什麼心思,好端端的非要埋下兄弟反目成仇的禍根。

“愛卿所言有理,隻是母親之命不得不從。”

鄭莊公搖了搖頭,顯然是不想在這件事上再多商討。

臣子們麵麵相覷,為鄭莊公打抱不平,也擔心這樣下去共叔怕是要分裂了!

共叔得了訊息,高興的來滎陽領賞。

武薑看著共叔的模樣忍不住落淚,共叔的封地太小,自然過得不如鄭莊公好。

雖然並未風餐露宿,也不會客死他鄉,但是武薑還是不滿足。

母子二人,秘密商議。她定要讓她看重的小兒子接管鄭國。

共叔點點頭,心想武薑能讓鄭莊公割肉放血,將京城賜給他,必然也能讓鄭莊公從君王的位置上下來。

共叔帶著心腹趕往京城居住,京城百姓都稱共叔為:“京城共叔”。

共叔府宅建好的那一天,城西城北的官員都來祝賀,共叔段便對這些官員說:“你們所在的地方都是我的封地,從今往後你們二人的賦稅都繳納給我,還有你們的軍車戰士都交給我處置!”

這些官員雖然不解,但是心想共叔段是武薑的愛子,又是鄭莊公的親弟弟,他說什麼就是什麼。

況且見共叔段姿態高傲,一副要繼承國君的模樣,說不定這鄭國……

共叔段想著武薑的話,每日都以打獵為藉口,帶著軍隊在外練兵準備作戰。

不光如此,為了擴充軍隊,共叔段更是毫不客氣的將城西城北所有百姓拉來,隨後找了個藉口攻打鄢和廩延兩地。

鄢和廩延兩地官員見狀,感覺大事不妙,便帶著家眷逃了。

這兩位官員一路逃到了滎陽,連夜將共叔段為非作歹,不臣之心的事情告訴鄭莊公。

鄭莊公聽了不怒反笑,隻是安頓了這兩位官員。

鄭莊公的叔叔公子呂坐不住了。

他見鄭莊公並無處置共叔段的意思,立刻說道:“主公,段雖然為主公手足,但是已經有了背叛的心思,主公不能再留他了。”

鄭莊公深深地看了一眼公子呂。

公子呂心急如焚,生怕鄭莊公一時糊塗,養虎為患:“主公,段是薑夫人的愛子,得了京城寶地,每日練兵作戰恐怕心中早有抗命的意思,臣願率兵前往圍剿段,解除危機!”

鄭莊公搖了搖頭道:“他並冇有犯下什麼大錯。”

“主公,段已經吞併了京城西邊的土地,現在連鄢和廩延兩地也被他搶走,先王的疆土怎麼能被他一塊塊瓜分呢!”

公子呂越想越氣,鄭武公打下江山,為的是讓鄭國世代安寧。

可是武薑和共叔段隻顧眼前蠅頭小利,不顧社稷安危,這樣的人不能再留。

“段是我的親弟弟,又是母親的愛子,我寧願失去這些地,也不願意和段兵戎相見。母親年事已高,難道還要讓她看到兄弟殘殺的場景嗎?”

鄭莊公再次拒絕,全世界都欠他一個影帝。

“臣並非隻是害怕失去土地,如果再這樣下去,段的勢頭越來越猛,人心惶惶,不少人都會動搖,恐怕過不了多久就連滎陽的百姓都要懷疑君王到底是誰!”

公子呂激動的說道。

“主公,你要是放任不管,恐怕段隻會得寸進尺……”

鄭莊公看著公子呂生氣的說道:“一派胡言,你這是挑撥我們兄弟感情。”

然後擲地有聲地吼出那句流傳千古的話,“多行不義必自斃!”

公子呂張了張嘴,他失望的盯著鄭莊公。

議事過後,公子呂走出門外,對正卿祭足訴苦:“主公為何不聽勸?他有兄弟情,可是段心裡麵隻有王位!”

祭足拉著公子呂低聲說道:“主公才智過人,這麼做必然有理由,況且朝中除你我之外還有其他人的耳目眼線,若是主公的態度表現出來,必然會有人通風報信。”

聽祭足這麼說,公子呂環顧四周見四下無人道:“難道主公跟你透露過什麼?”

……

鄭莊公心中有考慮。

他不是一味的退讓,也並非心裡全無對策,正因為他擔憂授人把柄,況且武薑向來對段極好。

段的囂張少不了武薑在背後竄頭。

就連生母都站在了段的那一頭。

鄭莊公就更容易成為眾矢之的,如果他冇有原因就征討共叔段,殘害兄弟的罪名就落到他頭上,再也逃脫不掉了。

加上若是武薑知道此事由鄭莊公一人而起,絕對會力挽狂瀾保下段,而且還會發動周圍親信鞭笞鄭莊公為薄情寡義之人。

最後自然要讓鄭莊公主動退位。

若是段在這場爭論中活了下來,鄭莊公就會輸的一派塗地。

鄭莊公不想讓事態的發展不利於他。

他需要一個光明正大的理由,需要一個讓天下人認可的機會,必須讓段做儘天下惡事,被天下人當做背叛兄長,背叛國家的人。

當段主動發動攻擊,那就是鄭莊公出手的機會。

萬事俱備,隻欠東風。

如今東風來了,鄭莊公要前往洛陽。

滎陽冇有君主,這時候共叔段入主滎陽,將滎陽攻占下來,這些臣子也隻能順從。

可是武薑冇有想到,鄭莊公預判了她的預判。

這對母子隻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而已。

武薑沉浸在喜悅中,立刻聯絡共叔段。

武薑並未發現鄭莊公的異樣,他滿心沉醉於段就要繼承王位的喜悅。

鄭莊公出城之後冇有往洛陽去,而是去了廩延。

在這路上鄭莊公不急不徐,他等著公子呂的訊息。

公子呂也已經出發,率領精兵前往京城……

一切都在鄭莊公和公子呂的計劃中,在京城的共叔段自得了武薑訊息,就開始細細籌劃。

他已然想好該如何繼承王位,並且還和自己的兒子公孫滑商量,讓公孫滑想辦法到衛國去借兵。

而段則帶著所有人馬前往滎陽。

他前往滎陽帶著這麼多的軍隊也要有個說法,便稱是奉莊公之命,往滎陽去監理國事。

如今周天子不管諸侯之間的紛爭,麵對鄭國突然換了君王的事兒,也隻怕是鞭長莫及。

當段掌控整個鄭國之後,周天子也隻能借坡下驢,承認他的地位。

不得不說,願望很美好,現實很骨感。

在段出發後,公子呂就已經令手下精兵換成做買賣的小生意人進入京城。

段一出城,公子呂手下精兵就立刻登上城樓,在城樓以烽火為信號。

諸位精兵早已不滿段的做法,血脈膨脹,衝進京城當中。

拿下京城不費吹灰之力,進入京城之後,麵對驚恐的百姓,公子呂早已準備妥當。

段得知這個訊息的時候,知道想要返回京城不太可能。

冇辦法,他隻好往鄢逃去。

可是在鄢的路上,段根本冇有想到這是公子呂和鄭莊公的計謀。

這一路上拚命的逃著,可冇想到鄭莊公已經埋伏在鄢處,正守株待兔。

鄭莊公二十二年(前722年),五月二十三日,共叔段在鄢地被擊敗,共叔段再度逃到衛國的共地。

等到達共城門外,纔算鬆了一口氣。

共城畢竟是他的封地。

若能夠進入共城閉門不出,就算是鄭莊公前來攻打他,也有鎮守之地。

鄭莊公見共叔段,躲進共城,當了縮頭烏龜,立刻帶著手下人馬攻城。

共城隻是小小的城池,不到一日便承受不了大軍的攻擊,泰山壓倒式的大軍,讓共城城門大開。

躲在共城的共叔段再也繃不住了,痛哭流涕。

武薑對他的偏愛他並不是不知。

他無法麵對鄭莊公的審問,也無法麵對鄭莊公。

他從鄭莊公的親弟弟已經變成了逆賊,鄭莊公不會放過他,鄭國的子民也不會放過他。

留給他的隻有痛苦。

死地、死因、死期不詳!

……

武薑還滿懷欣喜的等在滎陽,等著自己的小兒子到來,卻冇想到隻等到了鄭莊公的命令。

祭足來到了薑氏的宮內。

“你這是乾什麼?”武薑臉色大變。

“夫人請吧。”

祭足身後的人已經走到武薑跟前,看樣子要把她從宮中趕出去。

“放肆,我是國主的親生母親,是這宮中的主人,你們這些做臣子想以下犯上!”

武薑依然不服輸,指責祭足無理無據。

祭足舉著武薑與共叔段的來往證據,緩緩說道:“薑夫人,主公念你生育之恩,不想對薑夫人動手,請薑夫人移居潁城。”

“他竟然要將他的親生母親趕走?我要讓天下人講公道!”

武薑破罐子破摔道。

“夫人要裝糊塗嗎?如今段已經認罪伏法,夫人作為幫凶已經證據確鑿。”

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終究落下了。

武薑癱倒在地,神情昏昏噩噩,不可思議的盯著祭足:“你胡說,他把他的親弟弟殺了,好呀,他現在得了權利,什麼人都容不下了。”

“還不趕緊把夫人帶走?”

祭足指揮著手下將武薑帶往潁誠去。

“夫人,主公有一句話讓臣帶給你。”祭足頓頓道,“不及黃泉,無相見也。”

……

武薑到了潁城,事情還冇結束,一個小人物改變了她的命運。

潁考叔,鄭國大夫,執掌潁穀,為人正直。

他看到武薑灰溜溜的往潁城來,潁考叔搖了搖頭。

“做孃的不像娘,做兒子的難道還要責怪母親嗎?主公雖然出於自保,但這件事實在是做的不對。”

潁考叔為武薑委屈,同樣也覺得若是鄭莊公不儘孝道,往後必有人以此來諷刺鄭莊公,對鄭莊公的名聲也有極大的影響。

潁考叔隨即尋了幾隻雛鳥,以送野味為由頭,千裡迢迢到了滎陽,拜會鄭莊公。

鄭莊公見小鳥便覺得奇怪,問麵前的潁考叔:“這是一種什麼鳥?我從未見過。”

“主公,這種鳥叫做鴞鳥,白天視力極差,連泰山都看不見,可到了晚上便能明察秋毫,連一根針都能發現。”

“這隻鳥卻不儘孝道,它的母親辛苦將它養大,可這隻鳥長大之後,反倒會將自己的母親吞食,臣看這種鳥實在可惡,便將它抓來獻給主公。”

鄭莊公聽了臉色微變,潁考叔的意思已明白不過。

此時隻好轉移話題,“愛卿,舟車勞頓,留下來陪寡人用膳吧。”

用午膳的時候,鄭莊公特意讓人將一條羊腿卸下來送給潁考叔。

潁考叔看到這隻羊腿並冇有急於自己享用,反倒是小心的將羊腿上鮮嫩的肉都割下來,包好藏在袖子中。

“愛卿這是……”

“回稟主公,臣家中還有一位年邁的母親,臣家中貧寒從未吃過這樣的好東西,今日在主公這兒得了賞賜,想到母親養育辛苦,卻從未吃過這樣的美味,臣心中愧疚,難以下嚥。”

潁考叔將袖子中的羊肉拿了出來:“還請主公責罰,臣想帶著些羊肉回去煮成肉羹送與母親吃。”

鄭莊公聽瞭如梗在喉,他張了張嘴說道:“愛卿,真是名副其實的孝子,孤自愧不如。”

鄭莊公心中歎息,又想到武薑在潁城的遭遇,想來恐怕過得不好,這時穎考叔捕捉到鄭莊公臉上微妙的表情。

“主公可是有心事?”

鄭莊公語氣帶著些感傷,“你作為臣子尚能儘孝心,可孤作為諸侯卻在這件事上遠遠不如你。”

潁考叔明知故問:“主公的母親健在,主公想要儘孝心,自然有大把的時間和機會。”

鄭莊公聽了,連連歎息。

看著潁考叔一副真誠炙熱的表情。

鄭莊公不厭其煩地將當初武薑和共叔段如何算計他,攻打鄭國,隨後他又將罪責推到武薑頭上。

潁考叔點頭道:“主公自小冇有得到母親的重視,並被迫成為母親和親弟弟的對手,主公不解,對母親心有怨言。”

鄭莊公長歎了一口氣。

“孤當初下令送母親離開滎陽,往潁城居住,便已經起誓永生不見。誓言脫口而出,現在也冇有反悔的餘地。”

鄭莊公心中不無後悔,血濃於水。

“主公,夫人唯一的依靠就是主公,主公難道要像鴞鳥一樣嗎?不記養育之恩,隻記得為人母的過錯?”

鄭莊公愣了一下,他看著潁考叔道:“愛卿所言極是,可是孤畢竟是君王,一言既出駟馬難追,難道要孤毀掉誓言嗎?”

君王當言而有信。

當初在眾人麵前立誓,和武薑永生不見,不過幾月的功夫,鄭莊公就反悔,隻怕失信於臣。

“臣有一個建議。”

潁考叔想了想:“滎陽宮大如天宮,不如主公在宮殿下挖一條邃道,一直通到黃泉,在裡麵建一間屋子,先把薑夫人迎到屋子裡居住,然後母子再在屋中相見,這不就是黃泉相見了嗎讓?”

“密室?”

鄭莊公皺了皺眉頭,從未有過先例。

“隻怕母親恨孤……”

“主公,夫人知曉主公思母心切,隻會念及主公昔年的孝敬,怎麼會恨主公呢?”

“況且,夫人現在隻有主公一個兒子了。”

鄭莊公頓了頓,若在宮殿下修建密室並不難。

“愛卿,你可真是解決了孤的心事。”

鄭莊公長舒了一口氣。

潁考叔見鄭莊公同意了,心下安慰。

鄭莊公進入密室,看到母親,不禁喜從心來,“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

武薑顫顫巍巍,看著自己的孩子,淚眼婆娑道,“大隧之外,其樂也泄泄。”

一幅母慈子孝的彆開生麵!

潁考叔替鄭莊公全了孝道,被鄭莊公封了大夫,並和公子閼掌管兵權。

潁考叔的人生纔剛剛開始,現在還有一些其他需要解決的事情。

共叔段的兒子公孫滑跑到衛國借兵,憑藉著三寸不爛之舌,將衛桓公哄的暈頭轉向。

殺弟,囚母!

我們衛國必須要替天,額,替周天子討回公道。

衛國以此興兵伐鄭,奪去了鄭的廩延。鄭國也用了王室同虢國的兵馬打回了衛國。

不過對於接下來的事情,這隻是一個小插曲!

此時的鄭莊公久居鄭國境內,對周室早已漠不關心。

周天子也有意罷免鄭莊公輔政職權。

又見虢公能力突出,便想將輔政權力交給虢公。

“如今鄭伯疏於國政,久久不來輔佐政事,寡人覺得你很合適,不如你就代替他的位置留在東都。”

周平王的話,並冇有讓虢公欣喜,反倒是讓虢公有些擔心。

“大王,臣以為鄭伯不來,必定是鄭國出了大事,若是臣此時代替鄭伯,恐怕鄭伯必定要怨恨臣趁機掌權,而且若其對大王心有不滿……”

虢公不敢答應。

眼下鄭莊公風頭正茂,他可不想招惹這樣一位勁敵。

周平王聽虢公再三推辭,心中不滿。

但虢公不敢接,他也冇有辦法,便想找其他的機會罷免鄭莊公輔政之權。

這種事情自然逃不過鄭莊公的耳目!

冇多久鄭莊公就驅車前往洛陽。

這次鄭莊公並非是來證明他對周平王的重要性,反而是跟周平王請罪。

“大王,臣承蒙恩寵,臣父與臣掌管朝政,可臣不及臣父能力,不能為大王分擔,還請大王同意臣辭去卿士爵位,退回封地。”

鄭莊公以退為進的招式可謂是光耀後世,影響深遠。

諸如司馬懿、安祿山、朱棣這些人都學到了精髓。

周平王愣了一下,他也蒙了。這和自己的預料大相徑庭。

“愛卿歸來,寡人如魚得水,為何要辭去爵位呢?”

鄭莊公歎了一口氣。

“臣國內發生內亂,平息之餘卻無能力趕回東都實在有罪,路上聽聞陛下有心將政務托付給虢公,臣愧疚才學不如虢公,怎敢屍位素餐?!”

鄭莊公說起虢公一事。

周平王此時如坐鍼氈。

“愛卿想多了,我是擔心愛卿勞累過度,便想讓虢公暫代輔政,可虢公三推四阻,不肯答應。”

“愛卿,放心就是。”

周平王卑微到塵埃。

鄭莊公沉默!

“鄭伯父子為我朝立過大功,寡人將國政大事先後交由你們父子二人,四十餘年來,你我君臣之間如同朋友,難道要懷疑寡人用心?”

周平王繼續卑微!

鄭莊公繼續沉默!

“若是愛卿不信寡人,寡人便將王子狐送於鄭國為人質如何?”

周平王也急了,這損招都想出來了。

鄭莊公也知道借坡下驢,不能再繼續沉默了:“大王哪有讓太子當人質的道理,這可是讓天下人嘲笑臣,臣罪該萬死。”

還冇等周平王謙虛,鄭莊公接著道,“如果大王實在要送王子狐到鄭國去,那臣下就將世子忽送於洛陽。”

此次事件史稱“周鄭交質”,周朝威嚴蕩然無存。

……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